2022年学院重点从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品质教育品牌实效、引领品质教育内涵提升三方面务实工作,积极争创2021-2023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学院立足本职功能,把发挥社会功能、履行社会责任放在突出地位,现予以总结如下。
(一)关注民生热点,做好教育政策解读
教育是事关民生的大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近年来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各类教育政策。“五项管理”“双减政策”“名额分配”“思政一体化”,一个个教育新词纷至沓来,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家政策的落地,缓解家长群体的焦虑,学院立足于自身角色定位,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对各类文件政策加以研究解读,用最平实的话语表述向社会传递最新的教育改革方向,发布相关的政策解读资讯,帮助家长缓解教育供需矛盾。同时发挥好学院正高、特级教师以及民主党派教师的专业学术优势,积极回应民生,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助力区域师资梯队建设。
(二)进行学术交流,共享教育信息资源
学院作为区域教育的智库引擎,肩负着推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助力教育公平有质发展的重任。学院积极开展对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10月,学院主办上海学科德育17年探索学术研讨活动,与各区乃至全国专家分享学科德育前瞻思考;与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举行《嘉定区高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项目签约仪式,助力区内高端教师跨过职业发展高原期;11月,举行嘉定区第六届品质教育学术节,紧扣“激活新动能,聚力践行新目标”主题,通过内涵发展、学习设计、数字赋能等一系列互动研讨,促使每一名学习者打开视野格局、充实学习资源,提升思考的高度、拓展研究的宽度。
(三)相约云端课堂,确保在线教学质量
3月,在线教学期间,为确保区域教学质量,学院陆续针对线上听课、网络教研工作中发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出嘉师解惑、嘉师教研、嘉师增能、嘉师优培、嘉师有约、嘉师悦谈 、嘉师论坛等,“嘉师”栏目,进行专题式探讨,分析成因,给出策略,为一线教师答疑解惑。同时,学院优秀教师办公室牵头,依托区域内优秀教师资源,为各校中高考学生开展线上“名师公益讲堂”,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多样性、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据不完全统计,六期名师公益讲堂共辐射区内中高考学生3000余名。
(四)开展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共建共治
学院各党支部与基层学校、社区等结成共建单位,确立合作项目。第一支部与嘉二中、第二支部与菊园幼儿园、第三支部与嘉一附小青年教师、第四支部与小蜜蜂幼儿结对共建,志愿服务常态化。每位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学院党员志愿者超过90%,注册志愿者超过20%。3月疫情以来,学院教师迅速集结,下沉疫情防控一线,协助社区防疫工作,注入“教院力量”,党员教师社区“双报到”率100%,学院李文峰老师被评为上海市抗疫先进个人。钱丽君老师是汇爱公益社的义工,几年如一日参加义工服务和爱心捐助,为甘肃大山里的孩子募集图书、衣物和生活用品。学院每年无偿献血工作完成率均为100%。
(五)发挥学院特色,突显辅导咨询功能
学院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积极发挥心理咨询、考前辅导、家庭教育的志愿服务功能,受到基层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1月至今,区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面询服务14人次,24小时心理热线电话咨询服务517人次,考前心理讲座共服务学生4514人次。开展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已跟踪指导21起学生危机个案。为区心理中心志愿者、心理中心组成员和新入职心理教师提供个案督导5场,专题培训2场。
嘉定区教育学院将不忘初心,不断探索,既传承又创新,积极履行专业职能与社会责任,积极争创上海市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