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院务管理 >> 计划总结

计划总结

区教育学院2021年工作小结与2022年工作设想

作者:院务管理处 更新时间:2021-11-26 10:36 点击数:0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嘉定区教育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嘉定区打造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的建设目标,以《嘉定区教育学院“十四五”规划》《嘉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推进“双新”工作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充分发挥学院研究、指导、培训、服务、管理的功能作用,进一步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我区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一、2021年学院工作总结

(一)秉承办院宗旨,创新转型,提升内涵品质

贯彻依法办院基本方略,逐步完善集体议事、决策、保障和监督制度,规范学院制度建设立、改、废、释的操作程序,力求做到依章办事。坚持院务和党务公开,严格落实“三重一大”的各项要求,统筹安排各类会务接待、信息报送等综合工作,规范落实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复评、新区人大代表选举等工作。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截止11月,学院完成第二针疫苗接种人员150余人,接种率超过80%,“加强针”也在陆续完成接种。疫情常态化防控不松懈,坚持每天上报,及时关注学院教职工离沪状态。重视人才强院,规范招聘程序和要求,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加强干部队伍、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夯实区域人才高地建设。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管理,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做好财务报销工作,确保各项资金使用安全合规,完成2022年预算编制申报工作。进一步提高食堂餐饮、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努力为教职员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注重团队建设,统筹资源,形成教研合力

聚焦“幼小衔接”问题,幼教与小学学段开展系列联合教研。聘请学科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推进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区域教研水准和教学品质,达成均衡化发展。借力市教研室优质资源,启动“1+1+x”项目工作,助力教师发展,带动学校教研组、学科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联合长宁、宝山、青浦开展“四区联合教研”,举办“双新背景下中高考评价改革研讨”,汲取兄弟区优势经验,探索对标高考改革的嘉定特色评价改革与实践。

(三)围绕“双新”“双减”,精准教研,提升教育质量

幼教学段聚焦幼儿发展,进行户外两小时活动的专项教学研究,

此项研究展示活动通过中国教师研修网向全国直播,中国教育报、上海广播电台等27家中央驻沪媒体、上海本地媒体进行了报道。小学教研室聚焦作业实施,建构区级作业实施评价系统,承担市级作业项目展示研讨1次,区级展示研讨活动3次。初中学段,对标市考试学科教学终结性评价指南,重点开展新政下的英语听说、理化实验操作考试、生命科学和地理跨学科考试的研究与指导;开展道法学科日常考核指导意见的研制工作;高中教研室,今年6月,面向全市举行“双新”推进展示活动,组织教研员聚焦学校学科高考复习教学开展专项指导,帮助教师、备课组提升高三复习阶段教学有效性,促进区域高中教学整体水平均衡发展。

(四)加强调查研究,读懂数据,把握趋势走向

高中教研室用8周时间完成了对全区高三的专题调研,初中部开展基于质量提升的学校深度调研工作,共调研8所学校,完成了11所学校的督导调研。初、高中已完成对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与分析的调研报告20份。小学教研室组织“3+3”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调研6次,飞行调研7次,督导14所学校。幼教学段教研员蹲点合计35次,督导、分等定级、二级园复验、优质园创建指导等合计38次,各类评估听课132节。质量监测部对2021届中高考成绩进行系统分析,将近四年中高考成绩做出基本数据分析,为总结本届中考的得失和制定下一届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对2022届初高三年级学生各次统考成绩及一模二模进行对比跟踪分析,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数据比较分析,为制定2022届初高三教研策略提供参考。

(五)依托项目研究,以赛促训,助力教师成长

区教研室以教学新秀、中青年教师评优、作业设计比赛、优秀教研组评比为依托,以“基于区域特色的学校综合课程创造力研究与实践”“数字教材学校应用研究”“统编教材教学实施实践研究”等市区两级项目为契机,遴选种子学校、学科教研组、优秀教师,指导参评教师或项目研究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参与市论文与教学案例的评选活动。在今年的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中,我区教师荣获一等奖5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个。幼教教研室在市青年教师爱岗敬业大赛中指导教师获上海市一等奖,3项课题立项为上海市青年教师课题。

(六)聚焦德育核心,点面结合,深化“幸福课程”

围绕幸福课程五年推进规划中的六大行动,以德育联盟和项目研修制度和评估激励措施有序推进,不断提升幸福课程影响力。开设幸福课程校长论坛,《嘉定教育》发布6位校园长观点。推进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推动试点园的园本化实施。开设5场试点园园本化展示研讨活动。完善幸福课程互动体验平台,发布青少版小爱小嘉形象。开展“我与学业”“家庭教育指导”教师指导微视频征集,制作42个视频微课。办好学术节德研专场,开设9场所学术节德研专场活动。区本中小幼学生幸福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获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参评2021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

(七)突出幸福主线,条线联动,实现课程统整

聚焦“如何提高建班育人的能力”,创设班主任教研组平台,召开区第九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总结表彰会。在“崇明杯”上海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我区荣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在第十届长三角比赛中,嘉定代表获得综合一等奖,带班方略二等奖。研制区家庭教育示范校、特色校评估方案及指标,研发针对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用好幸福课程公众号,发挥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作用,成立嘉定区家庭教育指导团,首批20位成员在区全员导师制推进会上正式亮相,为区家长学校赋能。发挥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服务、指导、培训等功能,为中小学生及其家庭提供心理健康服务,1月至今,区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面询服务124人次,24小时心理热线电话咨询服务843人次,考前心理讲座共服务学生1028人次,现场心理咨询会6场,服务学生50人次。开展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截止目前,已跟踪指导20起学生危机个案。为区心理中心志愿者、心理中心组成员和新入职心理教师提供个案督导培训5场,表达性艺术辅导培训2场。依托市、区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工作室研修,形成在少先队活动中落实幸福课程理念目标的方法途径,开展研修18次,开展课堂教研5场。

(八)深化重大项目,孵化推广,完成功能升级

完成区重大课题《聚焦学生学习,提高课堂品质的区域行动》研究,出版研究成果嘉定品质课堂丛书(一套3本),课题成果获市教科院第七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研制课题指南,形成开题论证、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管理闭环,提升了课题研究质量。选送参加国家和市级课题评审比往年有明显进步,1项被立项为教育部重点课题(上海市基础教育仅有3个课题立项),在2022年市级课题评审中,有10项课题立项,比上一年增加4项。在上海市教科院第七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评选中,共有12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学院科研室被评为上海市第四届优秀科研室。设立教育科研成果孵化项目,遴选出49项重点孵化项目。举办了12次市级成果展示推广活动,与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合作开展在线教学成果展示活动3次,开展25次区级成果展示推广活动,开展了跨区域或片级科研推广活动40次 ,校级科研成果推广63次,共推广科研成果114项。

(九)分层分类分项,研训一体,建设精品课程

师训部分层分类分项开展教师培训活动,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梳理“十三五”教师培训工作,确保本区“十三五”教师培训学分合格率100%。开展区级暑期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丰富多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菜单,全区共24420人次参与培训。优化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项目,指导19所规范化培训基地优化见习教师班主任工作和学科能力培训课程。推进职初教师阶梯式培训路径,优化2-5年职初教师培养方案,通过阶梯式成长实践,开展普适性“未来教师和信息技术”“高级教师带教”专项培训,提升职初教师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

干训部精准施策,有序开展暑期校园长培训、“正职后备”管理研习班、教育管理研习班等11个干部培训工作,共培训1726人次。依据对未来五年至十年教育系统干部管理岗位设置需求,启动后备人才分类储备培训项目,采用分层培养策略,完善干训班级梯队设置。改进原有办班模式,提升对培训对象培训需求的关注度,在通识培训的基础上,采用“集中普修”与“针对岗位发展要求选修”相结合的方式,有统、有分地开展培训。注重“研训一体”模式,扎实开展项目研究,使研究的成果能帮助解决学校管理或教育实际中的问题,以更好服务于区品质教育的建设。

优秀教师管理办公室对接市“种子计划”项目,组织开展本区种子计划工作室各类学习活动,举办《感受“种子”的生命力——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种子计划嘉定区终期汇报展示》,在学历提升方面,新增1位博士,4位硕士;在职称提升方面,新获评正高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36名,中级教师30名;共有30人分别获评市园丁或区园丁奖;全体成员共主持课题155项;公开课或讲座580场次;发表论文或编著344项;个人获奖563项;指导学生获奖417项;开设培训课程60门。“双名工程”以“名师引领,传承创新,资源共享,辐射带动”为建设原则,一年内,3名工作室主持人被任命为幼儿园园长,5名双名工作室主持人评到正高职称。共开设课程37个,占2021年暑期大师训课程的60%。落实考核评价机制,促进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学科新星等优秀教师成长。

(十)推动智教深融,应用转型,提升服务能级

信息中心加强教育城域网网络终端设备维护,及时处理软件、线路、设备等故障,确保中、高考等重要时期网络系统畅通稳定。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完成嘉定教育校园网站集群、嘉定幼儿招生报名登记平台、嘉研修、幸福课程平台等系统的网络安全。对全区所有嘉研修平台校级管理员开展平台应用培训指导与技术支持服务,目前平台共计创建研修活动共计3035次,区级482次、片级278次、校级2275次,累计参与教师81299人次。配合优师办,构建嘉定教师成长营——名师工作室TB系统,协助教研室、质量监测部为全区各学段做好试卷扫描,支持电脑网上阅卷工作,做好听力考试录音工作。使用上海教育视频云平台系统完成市教委视频会议直播和依托学院录播教室进行视频会议直播80多场次。完成上海市中小学生喜迎建党100周年影视作品展、2021年上海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应用交流展示活动、2021年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比赛的组织管理工作,三项活动均荣获优秀组织奖。

图书信息中心探索和创新图书馆人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模式,服务区域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共开展区、片教研活动15次。继续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根据 2021年度学术数字资源数据库使用报告,全年共下载 105079 次人均下载次数为 13.13 次。开展“慧雅阅读”图书阅读专用室建设研究,共创设样板间3间,完成1份操作指引。研究编制本年度中小学生暑期读书活动的工作方案。召开暑期读书活动工作会议,组织开展暑期读书活动,共收集8000余份学生读书作品,并组织开展校、区级评审。

新闻信息部通过“嘉·话”“创优质 提品质”等栏目,宣传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动态;通过“十佳校园长”“上海市园丁奖”等内容,塑造嘉定教师形象,几条推送都获近20000点击量,同类报道领先于其他各区县;抓住台风安置、教师招聘后台在线解答、学生救人帮困等信息,让嘉定教育“暖”起来;通过标题创新,数据图表化,内容海报化等形式,让内容可视化、提升报道品质。截至11月22日,嘉定教育微信公众号推送598条,比往年增加了200条,微信粉丝增加20000+;完成本区新闻编辑225条、审核学校动态信息近4000篇,发布1840篇;微博转发400多条;结合建党百年,高质量完成《嘉定教育》杂志6期主刊、7期增刊,推出新栏目“谋篇”“方略”;完成新闻摄影150余场次,拍摄照片8000多张,被采用800余张;“图说教育”栏目征稿3685张,后期处理466张。规范基层学校微信公众号编审,督促完成政务新媒体突出问题自查整改工作。微信矩阵第一批100多家基层单位已上线。完善网评队伍建设,带领网评队伍完成市、区两级网评工作,及时上报和处理微信、微博后台反应的各类舆情。积极联系各类媒体,在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第一教育等主要媒体报道70余次。

二、本年度特色亮点工作

1.入校调研工作有突破

区教研室各学段针对自身特点,不断优化适合年段特点的调研方案,强调调研稳、准、狠,调研覆盖面广,深入学校教育教学各层面,讲究时间节奏,不仅关注教学常规,更学校课程设置、教师配备、教研组管理等细节,关注寻找关键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在初高三一模至中高考前,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遴选学科重点加强学校,教研员每周保证学科指导时间,针对学科薄弱环节,为教师学生答疑解惑,受到基层学校的好评。

2.市级共享课程有亮点

2021年,嘉定区共有37门师训课程面向全市招生,有6门课程新晋纳入上海市“十四五”师训共享课程,市级师训课程数量在全市各区名列前茅。通过“培训—评审—指导—优化—再评审”的闭环式流程,提升全区校本研修课程品质,本年度全区提交的校本研修课程合格率达到100%。通过区级申报、专家评审、优化改进、全员选课等举措,促进区级师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系统性和课程化。通过集体培训与个性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助力本区优秀教师将个人教学经验转换成教师培训课程,建立了系统、科学、完备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3.品质学术节有创新

本届学术节的主题是五育融合 提升幸福成长嘉速度,着力聚焦五育融合这个新时代教育的热词,共有三个模块,29个议题,涵盖了中小幼各个学段。每一个模块既有区域层面的大咖讲座、学术论坛,又有集团化、学区化、优质联盟体校级、校际间的专项研讨,更有面向全国的学科德育专题研讨与论坛,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跨区域网络在线研讨,引导全区学校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推动德育工作持久、深入、生动、扎实地开展,有效落实双减”“五项管理全员导师制等政策,提升教师育德能力,促进全区师生幸福成长。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1.幸福课程试点园的顶层规划还有待进一步优化。需要进一步对接区幸福课程与区学前教育大视野课程,实现目标的融合、实施举措的创新,加强课程实施师资力量的培训,扩大课程实施范围,扩大课程实施成效的影响。

2.学校班主任缺乏骨干力量,梯队建设有待完善。将以入校指导+集团网格互助+区级通识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基层学校工作坊主持人的培训和工作坊建设指导,探索首席班主任、校级班主任工作坊星级认定等创新制度的可行性范本。与去年疫情期间的服务方式相比较,线下心理服务活动丰富,线上心理服务和宣传略显不足,缺乏团体心理辅导的服务方式。

四、2022年工作设想

(一)增强教研活力,助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1.加强中高考新政研究

加强以课程标准为基础、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考试研究,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发挥考试命题对教学活动的正确导向作用和反馈指导作用,保证质量监控的导向性和有效性;完善命题评估制度,优化命题人员结构,提升命题人员的命题能力,提高命题质量,建设更高水平的区级题库系统。

2.促进区域教育资源融合

继续加强部门合作、区域合作,开放引进资源,注重区域研究实践成果推广,广泛地组织市区联动教研活动,深化“1+1+x”牵手共进项目(迎园中学、疁城实验学校、上外嘉定外国语学校、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南苑中学、华江中学、南翔中学),优化“双师研究”教研模式,从地域的角度搭建区域、学区(集团)、联片等区域紧密型研修共同体,搭建专题项目研修共同体,促进区内学校协调发展,推动教研工作创新发展,提升教研室研究指导服务水平,助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3.聚焦作业设计能力提升

“双新双减背景下,如何做到减负增效?区教研室设想今后在现有研究指导的基础上,继续以作业为抓手,提高全区的教研和学校的教学水准。拟将作业设计作为青年新秀比赛、区优秀教研组等评比指标。促进各学校在现有的基础上完成校本的作业集。目的是提高学校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使学校的作业设计更符合本校学生特点,提高学习效率。

4.注重综合活动课程落地

在各校综合课程规划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指向创造力培养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协同相关学科教研员共同行动。通过综合课程教研活动,发挥种子校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全区中小学深入推进综合课程建设。完成一校一册综合课程操作手册,完成区域综合课程评价手册,提炼指向创造力培养的综合课程典型案例。加强对学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指导,定期开展对中小学校课程计划及其实施绩效的评估,通过专家评点与持续跟踪指导,不断完善学校的课程计划,增强课程计划的实施效果,提升校长和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二)拓展幸福外延,推动课程内涵不断深化

5.加强幸福课程内涵建设

丰富幸福课程资源库,全年推出不少于20个精品课程资源。实现区校共建,进一步推动基层学校特色课程在互动体验平台上线,实现区内学校之间幸福课程资源共享,实现幸福课程教育数字化,响应教育数字化转型。发挥幸福课程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开展与幸福有关”——“幸福劳动故事系列活动,在学生中开展有关幸福劳动的故事征集,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促进学生参加课程实施的积极性,探索五育融合新途径。开展与幸福有关”——“幸福的旋律系列活动,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开展幸福原创歌曲征集活动,促进教师对幸福课程的深入理解,丰富幸福课程文化内涵。

6.夯实条线工作优化升级

依托校级班主任工作坊星级认定工作,规范学校班主任教研制度、创新校本培养方式。力争2022年底每校至少有1个校级工作坊,至少有一个校级工作坊参与星级认定,三星级工作坊达到5个左右。继续深化“班主任基地——工作坊——人才库”三级推动模式,推动区域班主任骨干队伍整体发展。拟开展区级(含跨区)研讨活动3-4场,通识培训3-4次,每个基地、工作坊研修15次,预估全年培训人次达3000次。以嘉定区第十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为载体,以赛促训,以赛促研,提升班主任理论研究能力、带班育人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育市区级班主任拔尖人才。力争在市级比赛中能有1-2位一等奖,并有选手入选长三角和全国赛事。

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运用学区、集团化的心育联盟片的心理教研机制,开展以心理课、市达标校创建、复验和心理活动月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研修活动,不断提升专职心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促进学校心理工作的发展。调研与指导10所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创设市、区级平台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引领辐射作用。发挥学区、集团化心理教研机制作用,心育队伍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学校心理达标校创建、复验取得成果。进一步提升区心理中心服务内容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强化区心理中心志愿者队伍的专业能力,启动中心志愿者培养项目。开发考前心理辅导送教服务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扩大心理微课的知识宣传,指导学校加强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技能。

以落实推进“嘉家计划”为抓手,发布“嘉定区家庭教育特色校和示范校评估方案”,评选出嘉定区家庭教育特色校和示范校各6所。选拔、指导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所学校成立家长工作坊,定期参与工作坊活动,跟踪辅导家长工作坊成长。走访调研初中学校开展全员导师制情况,指导各校做好导师专题培训和个性化指导工作。上下半年各开展一次公共安全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每学期组织中小学教学研讨活动各2场。

(三)引领教育改革,提升科研服务能级

扎实“燎原计划”科研成果推广项目,拓宽推广思路,让更多的研究成果能在教学实践中落地开花,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教育科研的普及力度,让更多的教师掌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品质,引导教师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为区域教育质量可持续提升打基础,寻新路。

组织开展2022年度嘉定区教育科研课题评审与立项工作。组织开展嘉定区第十届教育科研成果奖和教育科研先进评选活动。

瞄准区域教育重大改革,把握节点城市教育发展需求,加强基础性、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教育发展研究,为教育改革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针对教育改革发展动向和区域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提供相关咨询报告,分析问题成因,提出决策建议。加强教育发展政策和改革动向研究,联系区域教育发展实际需求,寻找创新发展的突破点,提供引领教育改革的建议;加强调查研究,了解教育改革现实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提供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建议性思考; 与有关部门合作,借助大数据功能和科研分析力量,注重监测评估中的成效追踪与问题预警,切实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

(四)丰实培训内涵,构建精品师培课程体系

采取“内培增质,外训强能,筑牢青年骨干之基”的教师培养思路,通过“六新”学术论坛,“大咖讲坛”,“博士说”等专业学术培训载体,逐步构建学院内培训体系,增强内培质量,实现研训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学术骨干梯队的建设;借助国培和市级专题培训的外联平台,启动市、区牵手共进项目,拓宽培训视野,提升教研员群体的专业技能,强化学术涵养。

抓实教研,学分贯通,深入推进教学、研究与培训一体的教师教育。进一步规范区级教师培训项目的管理流程,实现“研、训、教、分”一体模式。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层级规划和分层培养机制。运用涟漪式带教模式培养见习教师、2-5年职初教师培养工作、6-10年优青教师和种子教师,让青年教师“人人有项目、人人有团队,人人有机会”,夯实教师队伍根基。进一步提升校本研修品质,建设精品师训课程。指导学校研发精品师训课程,教研室担任学科专家,师训部担任课程专家,促进教研活动系统设计和成果产出。同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依托“学分银行”“嘉研修”“嘉学习”等平台,进一步提升嘉定区教师数据素养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五)活用信息资源,打造嘉定数字化资讯品牌

1.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

做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五项标准)工程图书馆功能提升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推动图书馆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挥图书馆在服务课程教学改革以及文化育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优化图书资源配置,推进教育部《课外读物进校园文件要求,做好全区中小学图书审查清理工作,不断规范和优化学校馆配图书质量。加强馆际协作,开展全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运行”评估工作,市区联动,用三年时间完成本区中小学图书馆评估。通过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用,强化对中小学图书馆的全方位管理。开展中小学生寒暑期读书系列活动, 协调社会机构共同支持参与, 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优秀阅读指导课评选活动,形成长效机制,促进教师阅读指导能力提升和学生阅读素养的培育。

2.打造嘉定教育宣传品牌

强化理念,明确色系,确定称呼,创建品牌的能量和可见度,提升品牌的喜爱度和可信度。通过场景、师生、家长感受等相关内容,可视化呈现教育数字化。打破单一叙事方式,以育人精神为核心,强化内容分析,强化故事情节,可视化表现教育新闻。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研讨,培养一支能创新、会讲故事、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宣传干部队伍,打造一个政治觉悟高、专业素养强的网评团队。依托教育数字化建设,尝试建立多方联动、信息整合的新闻稿件库。